海鲜水产时尚店名字大全
时尚海鲜水产店名字大全
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动植物及其加工产品的统称。鲜活水产品,分为鱼、虾、蟹、贝四大类,鱼类有鲈、鲑、鳗、石斑、黄鲳、左口、真鲷、三纹鱼等;虾类有澳洲、新西兰大龙虾、台湾草虾、竹节虾、沼虾、河虾;蟹类有中华绒鳌蟹、美国珍宝蟹、皇帝蟹、膏蟹、清蟹等;贝类有加拿大象鼻蚌、蛏、蚝、蛤等。
店铺起名禁忌
(1)不可冷僻怪异。有人认为使用冷僻字会收到奇兵之效,但不能被顾客正确认读的字号会有什么好的口碑呢?怪异产生的心理作用是刺激,而顾客到餐饮店是为了享受服务,而不是寻求刺激。
(2)不可侵权。侵权是要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的。不仅冒名是侵权,名称相近也是侵权。如对“全聚德”,就有过“金聚德”、“全聚德”、“德聚全”等多种形式的侵权,最后都被依法取缔了。
(3)不可盲目追求时尚。有人认为时尚是最能吸引顾客并能带来高额利润的。事实上,时尚在经营中只是一种炒作。炒作产品可以,但炒作企业字号是很危险的,因为流行得快,消亡得也快。作为要长久经营的餐饮店,依靠的是长久的经营方针,而不是短期投机。比如餐饮业流行“老三届”题材时,眼看着“北大荒”、“黑土地”顾客盈门,转眼呼啦啦冒出一堆“南大荒”、“黄土地”。然而风头一过,可就真的只剩下一片“荒”“地”了,倒不如“小土豆”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4)慎用地名、人名。在使用地名时,一定要使当地的独特风味和餐饮店的菜品特色相结合,否则宁可不用。另外,地名没有专用权,会降低字号的独特性。在使用人名时,要考虑人名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以及餐饮店是否拥有独家使用权,如知名度不高、社会上有负面影响或容易产生法律纠纷的,宁可不用。
(5)注意我国法律对企业名称的规定。我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九条规定:“企业名称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和文字:有损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的;外国国家(地区)名称、国际组织名称;政党名称、党政军机关名称,群众组织名称、社会团体名称及部队番号,汉语拼音字母(外文名称中使用的除外)、数字;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
(6)登记注册。店名起好后,必须到餐饮店所在地工商局办理核准登记注册手续,经核准登记注册后才能享有专用权。
在工商局领取《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同时提交股东、发起人或组建单位的资格证明、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及指定或委托的证明文件,以及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在《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上,按照优先选择顺序先后填写五个起好的名号提交工商局。注意至少要准备五个预先起好的名号,并且要使用全称。主管工商局依照有关规定进行核查、检索,按顺序决定核准一个符合规定的名称予以注册登记,并发给《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7)忌抄袭熟悉品牌的名称
快餐店起好名不容易。有些人就喜欢仿冒名牌,误导顾客,借现有名牌的知名度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一些快餐的经营者将别人获得成功或高知名度的品牌名称用于自己的快餐店。好像一个知名的品牌无论用在哪里,都会给它的使用者创造出优良的业绩。
(8)忌用语不简洁
店名越简洁、明快,就越容易与消费者进行信息沟通,便于顾客记忆。店名越短,就越有可能引起顾客的遐想,含义更加丰富。
不过,一个好的店名固然能起到招揽顾客的作用,但商品质量和服务态度才是最主要的。商家在取店名时张扬个性应以社会影响为前提。
(9)忌深奥隐晦
快餐店名过于深奥,寓意隐晦,没有几个顾客能理解,也是起名的失败。当然更不能用贬义词来作为快餐店的店名。在为快餐店起名时,一定要让店名与餐品饮品相联系,不能随意取之,显得不伦不类。
(10)忌用多音字和歧义谐音
我国汉字中多音字占很大一部分,这是因为汉语有一字多义的特点。如果将多音字用在快餐店的店名上,则会给人带来种种不便,让顾客无所适从,也给快餐店的宣传带来麻烦。
海鲜水产行业的现状
水产业是我国最早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领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从基本国情出发,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改革经营管理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加强资源养护,依靠科技进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水产业发展道路。
过去十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增长了9倍;人均占有量增长了7.2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实现了“以捕为主”向“以养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提高到近70%,养殖区域从中东部延伸到西部各个省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特征和成果是外向型水产业迅速发展,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有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远洋渔业起步并迈入了世界前列,外向型水产业迅速发展,水产品出口已达到100亿美元,年均出口额增速高于同期农产品近5个百分点。中国水产品出口已经跃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水产品贸易总额的10%。
过去十年,中国水产品进口量年均增长17%。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水产品出口贸易进入了更快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以国内自产水产品出口为主、来进料加工相结合的水产品国际贸易格局,进一步带动了水产品生产的发展和结构优化,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据农业部统计,2013年,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7321.88亿元,实现增加值7915.22亿元;其中渔业产值9048.75亿元,实现增加值5077.95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4127.19亿元,实现增加值1436.57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4145.94亿元,实现增加值1400.70亿元。
全国水产品总产量5907.68万吨,比上年增长5.43%。其中,养殖产量4288.36万吨,占总产量的72.59%,同比增长6.59%;捕捞产量1619.32万吨,占总产量的27.41%,同比增长2.49%。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3.63千克,比上年增加2.04千克,增长4.91%。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bkook@qq.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