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运势>名人风水

揭开李世民的昭陵墓地风水面纱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西北的九嵕山上。

  昭陵是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陪葬最多的一座陵墓,并开创了中国帝王陵“依山为陵”的先例。陵园周长60公里,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共有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

  武则天的机会来自于唐太宗的儿子李治,即后来的高宗。

  李治比武则天小三岁,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媚娘时常伺候在旁,李治那段时间也常看望李世民。因此,两人有了很多接触的机会,日久暗生情愫。

  武媚娘被迫出家感业寺后,并不甘心就此青灯古佛终老一生。第二年,太宗忌日,李治到感业寺进香,得以重逢武媚娘,二人旧情复燃,李治迫切想要武媚娘回宫,但无奈伦常礼法不允。在这个时候,武媚娘日后的死敌王皇后竟然帮了她。王皇后当时不满李治专宠萧淑妃,但又无计可施,于是打算利用武媚娘来打败萧淑妃。就这样,武媚娘重返后宫。

  重返后宫的武媚娘并没有让王皇后失望,她不但独得皇帝专宠,而且地位直线上升,并为皇帝生了一个儿子。但是王皇后担心了,她又联合萧淑妃打击武媚娘。这个时候的武媚娘可不是刚进宫时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丫头了,她集美貌、智慧和心狠手辣于一身,不但利用计谋扳倒了位阶在自己之上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而且开始协助皇帝处理朝政,地位极其显耀。后来高宗“每视朝,则后垂帘于后”。当时人们把她与唐高宗并称为“二圣”。

唐太宗李世民墓昭陵风水暗示武则天夺位

  唐太宗李世民墓昭陵

  唐高祖驾崩后,武则天三子李显继位,仅仅两个月后,李显就被废,武则天改立李旦为帝。其实,李旦不过徒有虚名,武则天才是实际的掌权者。

  公元690年的重阳节,即九月九日,年近古稀的武则天改元天授,正式建立了大周王朝,自称“圣神皇帝”。自此,一身龙气的武则天凤翔九天,开创了短暂但辉煌的武周王朝。

  李家王朝虽被武姓取代,但是毕竟仅武则天一帝,武则天去世后,又还朝于李家,李氏天下又继续了将近200年。其实这一点,从李家的龙脉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当初唐太宗李世民选陵时,阴阳家李靖曾给他推荐了九嵕山。九嵕山位于渭河平原以北,左有五峰山,右有嵯峨山,北有黄土高原,南临渭河,与太白、终南山诸峰遥相对应,是一块上佳的风水宝地。但是历代帝王都没有选过这里做陵寝,这主要和汉武帝有关。汉武帝生前曾看中了这块宝地,但是东方朔却对汉武帝说:“选陵址主要看三个因素,一是龙,即地脉之行止起伏,也就是看山脉,观察山脉走向、形势;二是砂,看主要山与周围山的朝迎关系;三是水,就是看水口、流向形态、与山形的关系等。从东南方向看九嵕山是一笔架,中问山峰高,两边低,陛下要选陵址,必选在中间峰上,因为中峰乃皇帝峰。但三峰高低不均,主以前、以后君王势弱,难道陛下不希望自己的后代才华胜于自己,而使刘氏江山更加稳固吗?另外,九嵕山水向也不佳,前有渭河自然美妙,但后有泾水,割断九嵕山山脉,大的引起江山易手,小的注定国势不兴。”汉武帝也信阴阳风水,因此另择陵寝。

  李世民也知道汉武帝没有选九嵕山的传说,因此当李靖向他推荐九嵕山时,他吃了一惊。李靖则解释说,九嵕山有帝气,若平民葬于此,必有王气再显,恐夺李家江山。汉武帝选陵址是在山下选,陛下选在山上,只要穴址选好定能弥补此地风水上的不足。陵址可定名为昭陵,凸现阳气,“昭”拆开为“召”、“日”,“昭”有召集、收集的意思,“日”为阳,代表帝王之气。此名可以弥补泾水割断龙脉的不足。

  果然,武则天即位正应了泾水割断李家龙脉之说,然“昭”字又续上了李氏江山的龙脉。

  九嵕山的周围,均匀地分布着九道山梁,把它高高拱举。古代把小的山梁称为嵕,它因而得名九嵕山。 九嵕山岚浮翠涌,奇石参差,百鸟在林间歌唱,苍鹰在峰顶翱翔,流泉飞布,众山环绕,衬托得九嵕主峰孤耸回绕。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带兵打仗和狩猎,多次经过九嵕山一带,非常喜欢九嵕山的挺拔奇绝和美丽风光。

  传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建元贞观。按照以往惯便,太宗皇帝让找来当时通晓天文地理的二位资深玄学奇士李淳风和袁天罡,让他们分头出行,为自己百年之后选择一处安身之处。 二人领旨之后,相约南北分路而行,并以三年为期,到时回京复命。分手后,李淳风向北行进,便四处遍访,这一日,他来到礼泉地界,发现一座山宛若擎天巨柱,一峰独秀,直插云天,看罢好不高兴,登上这座高山,更是气象万千,浩浩渭河之水漂带其前,滔滔泾河蜿蜒左右,八百里秦川俯收眼底,尽现一派九五之尊的王者霸气。于是,李淳风连忙盘腿打坐,曲指掐算。终于,他在山腰一道山梁的中间找准了一处穴位,并埋下一枚铜钱以作标识。接着,他又继续前行,直到复命之日也没找到更能令他满意的地点。袁天罡择南路而行,一路打寻无果,正当他懊恼之时,也来到了礼泉地界的九嵕山,逐眼前一亮,把一根银针插在了他认为满意的地方,便也一路欢喜的回京复命。二人回到京城后,一块来到宫中复命,太宗李世民听到二人都选在九嵕山,便深感惊讶!就和他们一起来查验,结果是袁天罡的银针正从李淳风埋设的铜钱孔眼中插入,不得不令人称奇。就这样,一代明君唐太宗的陵寝昭陵便定址在九嵕山。

  昭陵依九嵕山峰,凿山建陵,开创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例。据说是因贞观十年文德皇后临死时给唐太宗说要俭薄,“请因山而葬,不需起坟”。(《旧唐书》卷五)文德皇后死后葬于昭陵。关于以山为陵制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后,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写着:“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奸盗息心,存没无累。”这里所说因山为陵,不藏金玉,与其说是为了俭薄,不如说是为了“奸盗息心”更恰当些;虞世南上书唐太宗时就说过:“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因此,唐初以山为陵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利用山岳雄伟形势和防盗掘而已。


阅读全文
上一篇 刘伯温八字算命(刘伯温八字命书口诀)
下一篇 中国近代著名的风水名家有哪些?
返回顶部